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
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鲁教职字〔2024〕3号
各市教育(教体)局,各高等职业院校:
为全面规范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顺利推进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一体化改革,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山东省教育厅等3部门关于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通知》(鲁教职字〔2023〕6 号)等有关要求,现就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融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职业教育于一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要准确把握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
二、主要内容
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根据相关行业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办学实际,对中高职贯通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职业领域、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要求以及各教学环节做出全面明确规定与具体安排的重要教学文件,应当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毕业要求等内容,并附教学进程安排表等。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培养目标。
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与区域优势产业相匹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专业办学定位,科学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规范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教育等,物理、化学、四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素养等课程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可开设关于国家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也可根据地方及学校特色和学生多样化需求开设校本课程。
2.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根据学情重组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项目或典型案例等为载体,按照专业方向及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和生产、工艺的演进规律一体化设计课程,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基础课程6—8门、专业核心课程10—12门和专业拓展课程6—8门左右。
(三)合理安排学时。
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五年总计约4900—5200学时。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1/3;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实践性教学学时数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数的50%。岗位实习时间原则上为1年,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一般以16—18学时计为1个学分;鼓励将学生取得的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或已掌握的有关技术技能等,按一定规则折算为学历教育相应学分。
(四)严格毕业要求。
根据山东省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有关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和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
三、编制程序
(一)组建机构。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成立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区域龙头企业等有关专家共同组成。
(二)调研论证。中职学校会同高职院校开展行业企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掌握人才需求状况,明确人才需求层次和定位,就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
(三)研制审定。在调研的基础上,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联合行业企业专家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研制,并组织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研制形成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并提交中职学校党组织和高职院校党委会议审定。
(四)发布备案。审定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学校按程序发布执行,并报所在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我厅及各市要对备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抽查。
(五)持续改进。要建立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改进机制,根据行业发展及技术变化、培养对象情况,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修订内容由中职学校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四、实施要求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职业院校校级党组织是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第一责任主体,要全面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定期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确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落实教育部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立足初中后五年制高职学生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时期,研究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着力开展养成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建立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思政工作机制。开齐开足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育思政教学创新团队,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三)研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标准。坚持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目的,以贯通培养为核心,校企联合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标准、一体化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和一体化岗位实习标准。要重视标准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指导作用,准确把握标准要求,强化标准落地实施,推动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化、规范化。
(四)推进教材开发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鼓励职业院校共同开发合适联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教材,建设与课程相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引进企业实践项目案例,探索网络学习、在线学习等开放学习方式,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比例、“双师”素质等方面要求,原则上参照高职院校师资标准执行。建立中职、高职、合作企业共同参与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师资协同研训机制,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中职学校师资的培训,通过高职派驻支教、中职挂职锻炼,合作开展课程建设、集体教研等活动,不断提高中职学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五、监督与指导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动态监管,定期组织评估,对参与五年制办学的学校及专业进行动态调整。省级层面成立五年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并出台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评价标准,对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的人才培养条件、状态和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内五年制高职举办学校每两年至少进行1次专项督导和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引导和督促各办学单位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内部管理、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附件:XX 学校 XX 专业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docx
山东省教育厅
2024年8月23日